应用教育技术、实施网络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、解决教学增效减负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。教师更多的劳动转为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完成,那教师的劳动角色又是什么呢?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种角色。
一、学习的引路者
网络教育中,师生关系平等,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,是一种真正的平等,既可进行个别教学,又可以进行协作教学。将这两种教学结合起来,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。知识的掌握上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。虽说教师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方案,但是却不能控制学生对自己所设计方案以外信息知识的延伸了解。例如教学《年、月、日》,设计方案教学生去了解平年、闰年的定义,大月、小月的识别,判断平年、闰年的方法,学生除了看书,还会上网去查询有关年月日的知识。学习《圆的认识》,他们不但了解到圆的直径、半径、圆周率、周长和面积等知识,还可能了解对圆的知识的研究形成的过程、更多与圆有关的小故事等。
网络提供了比书本更广阔的知识,教师的知识水平、生活经验都不会远远高于学生从网络处了解的相关知识,也就不会出现教师对所教学的知识早以熟悉,学生却是一无所知。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,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、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。教师对知识的传授,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,而是着重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会学习。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提供信息,而是为学生提供获得信息的线索,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方式到哪里去获得信息,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。
二、知识的建构者
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,学生的主动性和随意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;而课堂恰恰相反,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。所以教师要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——人类学习的天性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,为他们的成长、学习提供自由空间。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容量的信息,可是这些信息不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,它也不会考虑接受信息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。例如在小学美术《国画》教学中,网络呈现的可能有国画大师的作品、画国画的知识、画国画的技法、国画的发展史、一些名人的故事等。学习《毒品》,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可能是毒品分类、毒品对社会的危害、现实中毒品的案例……可是小学生面对这些知识他会觉得多而烦,觉得深奥、看不懂而失去信心,认为网络对学习没有好处而置之不理。
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分析,教师仍起主导作用。
学习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寻求知识、理解知识,培养独立思考、分析判断能力。网络给学生大量的信息,然而信息无法代替知识。知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记录与经验的总结,而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,由信息转化为知识就要人类经过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,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,形成认识后才成为知识。例如在《毒品》一课的教学中,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讲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,提出问题:“什么是毒品?毒品可以分几类?对我们有什么危害?”然后由学生在网上查找,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,然后开展讨论,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这个主题并得出结论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。
三、道德的监控者
网络环境下,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复杂、艰巨和紧迫,这是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的。这个网络社会,是一个崭新的信息世界,基本上没有多少法律规定,没有太多的道德规范,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来约束自己。个人道德规范又不是强制性的,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。大家交流互不见面,所有的谈话都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,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和语气,看不到表情,为人们的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空间方便。在网上发表言论随心所欲,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,也不考虑自己能不能这样做、该不该做。
网络信息给人们带来无限实惠和财富时,它也是垃圾的生产源和网络犯罪的工具。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,辨别能力还比较弱。教师要有超前意识,又要有一种现实态度,考虑到如何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。教师要为学生指出,对于网络提供给他们的信息不能全面接收,要严格按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来要求自我,要把网络当成现实世界,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他人的监视下,说话、做事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和身心健康。
四、身心健康的保护者
随着许多青少年逐渐接触网络空间,负面影响越来越大,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。如有的学生通宵在网上玩游戏,网友遍布大江南北,成天想入非非,不符实际。有人还说上网不一定就是坏事,还可以增长见识等,形成上网时精神亢奋,下网则精神倦怠,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。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而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,无限制地泡在网上,从而对日常的学习、生活产生了影响,严重的甚至失学。我们切不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大而放任不管,要加强对消极因素的预防。我们不能以堵为快,而应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教育引导,进行一些游戏规则的教育训练,增强学生的判断、辨别、防护能力和安全意识,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。
网络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,知识形态发生了变化,知识获取呈现个人化、普及化和平等化的趋势,拥有信息不再是教师的特权,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为己任,面对网络的种种不利,要随时进行自我调整,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。
随机阅读
- [教育理论] 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学困生心
- [教育理论] 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,增强
- [教育理论] 科学课堂要促使“动态生成
- [教育理论] 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主
- [教育理论]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之探索
- [教育理论] 激发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个
- [教育理论] 浅谈科学教师的能力提升
- [教育理论] 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课
- [教育理论] 反思合作学习 构建高效课
- [教育理论] 高效快乐课堂创设初探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
- [教育理论]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
- [教育理论]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
- [教育理论] 让幽默伴随课堂
- [教育理论]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
- [教育理论] 追问,一种有效理答行为
- [教育理论]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
- [教育理论]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
- [教育理论]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
- [教育理论]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
- [教育理论]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,激发学
- [教育理论]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
- [教育理论]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
- [教育理论] 运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论] 教师要做“牧者”不要做“